您好,欢迎进入中国机电产品进出口商会[请登录][免费注册] 我的办公室 |客服中心|English

  • 资讯

中俄能源合作 优势尽显

来源:中国贸易新闻网 时间:2017-09-06 00:00:00

伴随着世界经济、政治格局的重大变化,金砖国家在新一轮全球化进程中逐渐居于各自经济区域及产业链的关键地位。在这种良好的环境下,中国和俄罗斯的经贸快速发展,特别是在能源领域,两国合作前景广阔。

中俄能源企业全方位合作

中国人民大学重阳金融研究院国际研究部主任陈晓晨对《中国贸易报》记者表示,中俄能源合作已经从单一的贸易往来发展到具备贸易、投资、港口和管道建设以及融资等,而且中国投资的足迹已遍布俄罗斯各地区。

中俄间的能源战略性合作项目不断推进,比如中俄原油管道、东线天然气管道、亚马尔液化气等,能源产业上中下游一体化合作取得积极进展。中国人民大学重阳金融研究院助理研究员关照宇对产业链的构建更加关注。

在能源产业上游方面,中俄原油贸易规模不断扩大。2016年,中国自俄罗斯进口原油5248万吨,同比增长23.7%,俄罗斯成为中国原油第一大进口来源国。截至20172月,中俄原油管道累计输油总量9723万吨。

关照宇介绍说,中俄能源产业的中下游企业也加大了合作力度。比如,位于天津的中俄合资公司将建设运营1000万吨大炼油项目、百万吨乙烯项目,项目总投资将高达40亿美元。苏州中来光伏新材股份有限公司负责人曾告诉记者,其公司正计划开拓俄罗斯市场。

中俄能源企业合作前景广阔

中俄之间的能源合作不断加深,在金砖国家中具有优势。陈晓晨表示,这源于中俄间地理上的临近,俄罗斯可以通过管道、管线的形式运输油气,或者通过相对近距离的海上运输等进行贸易。另外,中俄之间的战略互信为两国的能源合作提供了强有力的支撑。此外,目前中俄一些贸易往来以人民币结算,这也有利于中俄之间便捷地完成清算,减少时间成本。

能源产业是俄罗斯经济发展中的一个重要支柱,其对外贸易的接近70%依赖油气出口。关照宇表示,在这种环境下,中国作为俄罗斯石油、天然气的进口大国,稳定、持续、大量的油气进口对于俄罗斯经济无异于雪中送炭。

中俄能源合作仍需谨慎

中俄能源合作优势明显,但同时也存在风险、挑战。俄罗斯的投资政策不透明,清廉度较差。陈晓晨表示,俄罗斯有些政策朝令夕改,契约意识、规则意识不强,这都制约着中国对俄罗斯能源领域的投资。

不仅是政策的问题,中国对俄能源合作面临的最大挑战是汇率波动。关照宇表示,比如2014年,受克里米亚危机影响,卢布暴跌60%,当时在俄华商损失惨重,具体损失数额目前还没有准确的评估。而且,目前国内学界对俄罗斯研究与关注仍然集中于国家层面或者中央政府层面,缺乏对次政府,即俄罗斯地方州政府的研究,因此,中国企业对俄投资潜在风险非常大。

对此,关照宇表示,中国企业需要加大对俄罗斯外商投资优惠政策的研究,尽量多利用所在国政策红利,并且不能忽视对其基本民情社情的了解,有必要提前做好有针对性的准备工作。

 

 

地址:北京市东城区建国门内大街18号(恒基中心)办公楼2座8层 邮编:100005

电话总机:010-58280809 传真:010-58280810,010-58280820 会员服务邮箱:member@cccme.org.cn
会员服务热线: 010-58280888,010-58280836(工作日上午8:00-12:00 下午13:30-17: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