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进入中国机电产品进出口商会[请登录][免费注册] 我的办公室 |客服中心|English

  • 资讯

2016年我国冶金装备项目对外签约同比增长

来源:机电商会冶金装备分会 时间:2017-06-05 00:00:00

 一、我国钢铁行业运行现状
        攻克产能过剩,提高产能利用率。冶金装备制造业位于钢铁行业的上游,行业发展与钢铁行业的发展情况紧密相关。在经济快速增长拉动下,我国钢铁行业产能迅速扩张。统计数据显示,到2015年末,我国粗钢产能达到11.3亿吨,产量8亿吨,产能利用率仅71%。2016年是我国钢铁行业化解过剩产能的起始之年,钢铁行业共化解粗钢产能超过6500万吨。2017年是钢铁行业化解过剩产能攻坚年,钢铁企业将坚决清除“地条钢”等违法违规产能,妥善处置“僵尸企业”,防止已退出产能死灰复燃,推动钢铁产业结构调整和转型升级取得更大进展。
        粗钢产量占全球一半,国内表观消费略有增长。2016年我国生产粗钢8.1亿吨,同比增长1.2%。国内粗钢表观消费(即国内消费+进口-出口)7.1亿吨,在连续两年出现下降后止跌回升,同比上涨1.3%。钢材(含重复材)产量11.38亿吨,同比增长2.3%,增幅上涨1.7个百分点。中国粗钢产量占全球比重为49.6%,比上年增加0.2个百分点。
        钢材出口前高后低,全年略有下降。2016年,受国内钢材价格回升和国际贸易保护主义的影响,我国钢材出口量为1.08亿吨,同比下降3.5%。进口钢材(坯)1350万吨,同比增长3.2%。净出口钢材折合粗钢9855万吨,同比下降4.4%,占我国粗钢总产量的12.2%。
        在“一带一路”地区影响力日益增强。随着中亚、南亚、东南亚等地区基础设施建设需求的释放,以及全球雁阵产业梯度转移,“一带一路”沿线国家成为全球钢铁消费的新增长点。经过几代人努力,我国钢铁产业已表现出旺盛的生命力,形成国际优势产业,产量占据全球半壁江山。经过多年的深耕细作,中国钢铁企业在泰国、越南、土耳其、印度、印度尼西亚、马来西亚、沙特阿拉伯、伊朗等“一带一路”沿线国家的影响力不断提升。

 二、冶金装备出口概况
        出口额继续下滑。据海关统计,2016年,我国冶金专有设备产品(含零部件)出口额为11.76亿美元,同比下降20.2%。2015年降幅为7.8%。
        出口以零部件为主。2016年,冶金装备出口前5位产品依次是金属轧机用轧辊、其他金属轧机零件、其他转炉、浇包、锭模及铸造机的零件、其他钢坯连铸机用零件、板材冷轧机,合计出口占比68.9%。整机出口占比不高。
        亚洲仍是主要市场。印度、越南、伊朗、印度尼西亚、土耳其、俄罗斯是我国冶金设备出口的主要目的国。2016年我国冶金装备对美、日、韩、德的出口排名分别占2、3、5、7位,但出口多以零部件为主,这些国家也是我国冶金装备主要进口国,我国对日、德贸易存在不同程度的逆差。
        出口占全球份额两成多。据ITA国际贸易统计(涵盖69个国家和地区),2016年全球冶金装备总进口50.15亿美元,比2015年下降13.7%。据中国海关统计,2016年我国冶金装备出口额11.76亿美元,可以看出,中国当年出口额占到全球进口总额的份额为23.4%。从全球进口市场份额看,2016年中国占据12.6%的份额。
        一般贸易出口占比达八成。2016年,我国冶金装备一般贸易出口99261万美元,同比下降20.5%,占比84.4%;加工贸易出口13744美元,占比11.7%,增长0.01%;对外承包工程货物出口下降50%,占比2.2%。
        海外签约有所提升。据统计,2016年机电商会共受理冶金装备(含矿山)项目申报81个,项目总金额289亿美元,同比下降16.6%。对外签约额60亿美元,同比增长17.6%。

 三、行业“走出去”存在的主要问题
        参与国际标准制定的程度和水平较低。我国参与国际标准化活动虽已取得长足发展,但却与美、德、英、法、日本等国家相比仍存在差距。中国标准研究人才缺乏,经费投入不足,中国部分标准的内容和结构不完备,部分标准缺乏完善的外文译本。
        人才国际化水平不高。企业人力资源管理未能与国际化对接,我国人才机制对海外高层次人才吸引力不足,激励保障海外人才引进的机制有待完善。
        与国际非政府组织(NGO)和工会沟通能力有待加强。部分企业在“走出去”过程中社会责任意识淡薄,未能满足国际NGO的相关诉求,企业项目宣传不到位,与NGO沟通渠道不畅,缺乏中方NGO参与民间外交,协助解决问题。
        品牌国际化战略受阻。部分企业品牌文化意识不强,自我保护意识薄弱。我国部分企业品牌内涵流于空泛。
        应对法律和政治风险的能力不足。“走出去”法律风险突出,本土法律服务欠佳。
        钢材国际贸易摩擦加剧。全球粗钢需求增长乏力与钢铁产能过剩矛盾加剧贸易保护主义,国际贸易摩擦更加尖锐。
        缺乏自主开发的高端产品。高端新工艺新设备都从国外进口,如无头轧制ESP、铸轧CASTRIP、CSP等新工艺,产品质量要求较高的冷轧机、宽带钢2050/2250热轧机均依赖进口。

 四、相关建议
        企业做好标准制定、翻译和对比验证,落实应用示范;政府注重人才经费支持,完善翻译机制,推广中国标准;标准化相关机构应优化标准结构,开展标准学术研讨和推广实验。
        企业落实“本土化”,聘用国际人才,改革人力资源管理。
        企业建立品牌内涵,聚焦产品、宣传创新,构筑营销网络;政府强化法制保障,加大海外推广力度。
        企业增强法律意识,审慎尽职调查;加强海外律师联盟队伍建设;政府加强海外投资立法,发展法律中介服务。
        企业应投保监控预警,借力仲裁渠道;政府应健全法规制度,设立基金补助;建立风险评级,参与全球合作,提供多元化风险管理服务。
        借助“一带一路”战略,把已经固化产能变成新的投资,采取合资、公私合营等投资运营方式,为有需求的国家提供工程设计咨询、施工建设、装备供应、运营维护等全方位服务。
        建立行业协调机制,避免企业间恶性竞争。政府有关部门应强化行业协调机制,发挥行业组织的作用,避免多头对外和恶性竞争。

地址:北京市东城区建国门内大街18号(恒基中心)办公楼2座8层 邮编:100005

电话总机:010-58280809 传真:010-58280810,010-58280820 会员服务邮箱:member@cccme.org.cn
会员服务热线: 010-58280888,010-58280836(工作日上午8:00-12:00 下午13:30-17: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