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展低碳经济,促进可持续发展,是世界经济发展的大趋势。作为最大的发展中国家,中国正处在工业化、城镇化快速发展的关键阶段,碳的排放总量和能源消耗将继续提高。因此,我国具有发展低碳经济的必要性和迫切性,也有低碳经济发展的空间。科学发展低碳经济,必须正确处理好以下四大重要关系。
1、处理好低碳经济与科学发展观的关系
处理好低碳经济与科学发展观的关系,就是要正确认识到低碳经济在本质上就是可持续发展经济,是实现生态文明的最新经济发展模式,发展低碳经济是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的重要突破口和契入点。
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必须坚持以人为本,树立全面、协调、可持续的发展观,实现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目前我国仍然是以煤炭、石油和天然气等化石燃料为主体的经济,这种典型的碳基能源经济,使我国经济和能源结构的“高碳”特征十分突出,CO2排放强度相对较高,节能减排形势非常严峻。大力发展低碳经济,可以逐步减少我国能源对高碳资源的依赖,改善我国能源结构、保障能源安全,也可以保护自然环境,实现生态文明。从本质上说,发展低碳经济是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的客观要求,是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目标的必由之路,是推动我国经济社会实现科学发展、和谐发展、绿色发展的战略选择。
发展低碳经济,我们必须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高度重视资源节约、环境保护工作,把实现经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作为发展进程中的重大战略目标。为此我们要制订并实施应对气候变化的方案,调整经济结构,转变经济发展方式,鼓励和倡导节约能源的生产方式和消费方式,建立并落实地方、企业节能减排责任制,大力发展水能、核能、太阳能、农村沼气等低碳能源,探索出一条具有中国特色的低碳经济发展道路。
2、处理好低碳经济与生态经济、循环经济、绿色经济的关系
处理好低碳经济与生态经济、循环经济、绿色经济的关系,就是在科学发展观的指导下,加大实施力度,协同发展这四种经济模式,形成整体优势,实现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走出一条有中国特色的实现生态文明的发展道路。随着人们对生态危机认识的不断深化,生态经济、循环经济、绿色经济和低碳经济相继出现,反映了人类对如何实现生态文明在不同阶段的认识。发展低碳经济,使高碳经济与能源结构向低碳经济与能源结构转型,体现了工业文明向生态文明的转型。发展低碳经济是现阶段发展生态经济、循环经济、绿色经济的必然选择、最佳体现与首选途径。
低碳经济、生态经济、循环经济和绿色经济追求的目的都是保护、改善资源环境,追求人类的可持续发展和环境友好型社会的实现。它们的理论基础都是生态经济理论和系统理论,立足于追求经济、社会和生态系统的有机统一、协调和平衡,以三大系统协调发展为核心。它们要求人类在考虑生产和消费时不能把自身置于这个大系统之外,而是作为这个大系统的子系统来研究符合客观规律的经济原则,考虑自然生态系统的承载能力,尽可能地节约自然资源,不断提高自然资源的利用效率。对物质转化的全过程采取战略性、综合性、预防性措施,降低经济活动对资源环境的过度使用及对人类所造成的负面影响,促进人与自然的和谐发展。
如何实现生态文明,低碳经济、生态经济、循环经济和绿色经济的侧重点不同。生态经济强调经济与生态系统的协调,注重两大系统的有机结合,强调宏观经济发展模式的转变。循环经济侧重于整个社会物质循环应用,强调的是循环和生态效率,资源被多次重复利用,提倡在生产、流通、消费全过程的资源节约和充分利用。绿色经济强调绿色生产、绿色流通、绿色分配,实现资源能源消耗最少化、生态损害最小化。低碳经济主要针对的是能源领域和应对全球气候变暖问题,重点是从建立低碳经济结构、减少碳能源消费入手,进而建立起全社会减少温室气体排放,在较高的经济发展水平上,碳排放量比较低的经济形态。
因此,我们要协同发展生态经济、循环经济、绿色经济和低碳经济,这不仅有利于统一目标、统一认识、而且有利于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实现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
3、处理好低碳产业与高碳产业的关系
处理好低碳产业与高碳产业的关系,就是在大力发展低碳产业的同时,合理地发展高碳产业,逐步实现高碳产业的低碳化发展。发展低碳经济实质上就是对现代经济发展模式进行一场深刻的能源革命,构建一种温室气体排放量最低限度的新能源经济发展模式;基础是建立低碳能源系统、低碳技术体系和低碳产业结构。
发展低碳经济,一方面要加快新兴低碳产业的发展。另一方面,加大高碳产业技术攻关的力度,实现高碳产业的低碳化发展。
中国正处于工业化、城镇化进程加快发展过程中,能源需求仍在急剧增长,以石油、煤、天然气等传统化石能源为主的能源结构一时难以改变;同时,高耗能、高排放行业在工业产业结构中占很大比例。这种经济结构与我国经济发展阶段密切相关,现阶段我国经济发展不能没有钢铁、水泥、建材等高耗能物质支撑。
按照目前我国的实际情况,淘汰高碳、低端产业不可能一蹴而就,这就需要我们处理好低碳产业与高碳产业的关系,在大力发展低碳产业的同时,对现有的高碳、低端产业通过技术改造、产业升级以及新技术和新手段的采用,减少污染排放。实践证明,采用先进节能技术、淘汰落后产能,压缩传统高耗能产业的碳排放,向低碳产业结构转变,是一条可行的低碳化路径。
4、处理好低碳经济与经济发展速度的关系
处理好低碳经济与经济发展速度的关系,就是要兼顾低碳经济与经济发展速度,探求二者的最佳结合点,实现国民经济又好又快发展。
低碳经济代表了未来经济发展的新模式与经济增长点,低碳经济不仅涉及技术革命,还会影响和牵动经济社会变革,并且将是未来相当长时期内结构调整和制度创新的重要推动力。如果能够抓住发展低碳经济机遇,抢占先机,那么将会促进经济健康和可持续发展。
我国政府在这方面做出了很大的努力。我国政府提出,到2020年单位GDP碳排放(碳强度)要在2005年的基础上下降40%?45%。中国目前处于工业化、城镇化快速发展的新阶段,主要特征是经济增长快。相应地,能源需求也呈现两大特征:增长快而且是刚性增长。实现如上的承诺,压力是巨大的。
因此,我们必须处理好低碳经济与经济发展速度的关系,既要追求平稳较快发展的速度,也要发展低碳经济,创造低碳经济与经济增长双赢的局面,实现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
综上所述,我们必须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从前瞻、长远和全局的角度,部署低碳经济的发展思路,寻找低碳经济与国家发展战略的结合点,认真研究、分析、吸收国际发展低碳经济的经验和教训,保证社会经济的和谐发展、可持续发展,探求出一条具有中国特色的低碳经济发展道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