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1年,“全球工程机械制造商50强排行榜”中,10家中国企业榜上有名,而其中3家进入全球10强,成为中国工程机械迅猛发展的佐证。根据中国工程机械商协会对工程机械发展形势的预测,到2015年,我国工程机械行业的销售收入将达到9000亿元左右,年均递增两位数以上,在出口方面,到2015年我国工程机械产品出口将达到200亿美元左右,成为世界出口大国。“十二五”开局之年,中国的工程机械企业朝着9000亿的目标不断奋进,以徐工、中联重科等企业为代表的中国工程机械行业产业集中化、企业规模化的格局开始初显,在迅速发展的同时表现出来的附加值高、成长空间大、带动作用强等突出特点日见突出。加之全球工程机械产业重心向中国的加速转移,中国工程机械行业在全球的地位随之发生着巨大的变化,正在成为全球行业增长的主导者,并由过去的跟随者正成长为全球市场的挑战者、变革者,甚至引领者。
随着国外经济的不断复苏,许多国外企业开始重新关注美国等工程机械发展相对发达的国家,中国的工程机械企业也紧紧抓住机遇,在巩固本土市场的同时,积极参与到国际市场的竞争中。海外并购、建厂建点、加强服务,完善销售网络,中国工程机械企业正在国际化道路中一步步迈出坚实的步伐。
“你们必将攀上世界重型机械的巅峰!”,被温家宝总理这样充分肯定并殷切寄语的中联重科,便是这些中国工程机械企业中的优秀代表。伴随中联重科的国际化步伐,已拥有自己较完善的全球销售、代理销售和售后服务网络,在10余个国家建立子公司,常驻机构达20余个,并建有15个零配件海外中心库和零配件区域库,海外业务已覆盖到全球60多个国家和地区,产品远销中东、南美、非洲、东南亚、俄罗斯,以及欧美、澳大利亚等高端市场。
一系列的海内外并购活动及实现并购企业的本土化,是中联重科巩固并提高其工程机械制造业在全球范围内的领先地位的关键步骤之一。以成功收购意大利混凝土制造商CIFA公司为典型代表的并购活动,使得中联重科丰富了其产品结构,扩大了市场份额,其全球供应链、全球研发平台、全球市场网络迅速得到了进一步整合。
大额订单的签订是则是对中联重科国际竞争力快速提升的很好诠释。06年以来,该公司出口成绩斐然,单笔合同金额屡创新高。06年3月,中联重科79台塔式起重机出口非洲安哥拉,创国内塔机单项产品出口最大单。06年12月,总价值超过1亿的66台中联汽车起重机出口印度,创我国汽车起重机单一品种、单一机型出口的新记录。07年5月,117台环卫车辆出口加纳,创中国环卫车辆单笔出口金额新记录。07年10月下旬,出口美国的首台履带吊安全抵达休斯敦港。07年11月3日,中联塔式起重机进军欧盟市场,公司单笔出口合同金额屡创新高。2008年6月30日上午,由中联重科生产的具有完全自主知识产权的QUY600履带式起重机在长沙举行发车仪式,销往印度,再创中国履带起重机出口最大吨位的新纪录。2009年,获得澳大利亚政府颁发的“2008-2009财年昆士兰州繁荣与发展重要合作伙伴”证书
,并取得在澳洲进行融资租赁业务的资格。2010年开年,中联重科与一家美国公司签署24台越野轮胎起重机购销合同,涵盖30-100吨全系列产品,货值600万美元。
同时,中联重科是众多国内大型工程承包商“走出去”路上值得信赖的合作伙伴,中铁建阿尔及利亚东西高速公路项目上有近300台套中联重科机械设备,中国国际基金有限公司安哥拉战后重建项目数千万的设备,葛洲坝集团多处海外项目均选用中联工程机械,中建在全球承包的项目中中联机械设备使用率极高。在海外许多重点项目工程中,ZOOMLION成了中国工程机械的代名词。
提供全方位、差异化的高效服务,则是中联重科海外销售不断扩大的有效保障。通过备件、维修服务、技术、技术文档及培训五个方面全力构建的客户支持体系,来确保中联客户工程项目的顺利进行。以备件支持为例:为提高备件服务的及时性,减少设备停工时间,除了补充完善公司自有备件库之外,还根据中资援外项目的实际情况,制订推荐备件清单,为客户备件库选址提供建设性建议,并协助对方管理备件库。此外,对于三包内的产品故障,若需更换备件,则客户可先行从自身备件库领用,以解决客户“燃眉之急”,事后中联重科将依据三包流程为其补库。如此一来,两大备件库为施工设备提供了充足的“粮草”,故而使得该项目得以有序推进。
中国工程机械市场的持续向好继续吸引着外资企业的走进与投入;而国际经济的逐步好转,以及谋求成为世界级大企业的目标,也愈加激励着中国工程机械企业加快在海外市场的步伐。“走进来”与“走出去”,对于外资与本土企业无疑都是机遇与挑战并存。下一个5年,在市场的一场场大浪淘沙过后,改变的或许已不仅仅是中国企业间的竞争格局。作为全球工程机械的变革者,中国工程机械企业已向着世界工程机械的巅峰吹响号角。
二O一一年六月二十一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