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进入中国机电产品进出口商会[请登录][免费注册] 我的办公室 |客服中心|English

  • 资讯

制造业回流,美国货归来

来源:cccme 时间:2011-07-22 00:00:00

 直到二战结束,美国经济几乎仍然完全自给自足。任何消费品都是本国生产。随着美国致力于加快被战争重创的欧洲和亚洲经济的复苏,美国制造业开始向海外迁移。贸易壁垒显著减少,很快美国公司向海外派出了代表,希望通过扩张海外产能降低企业成本。

    制造业的黄金时代已经一去不复返了。20世纪80年代,制造业占美国劳动总就业人口的25%;随着技术进步极大地降低了运输和通信成本,导致海外营运成本相对较低,近年来该比例已降至12%左右。

    经济大萧条余辉犹在,美国却出现了令人意外的变化:美国制造业看来即将复苏??即便不是完全的重生。有些公司,如总部位于伊利诺伊州、全球最大的挖掘机和推土机生产商卡特彼勒(Caterpillar)正在将一些海外的挖掘机产能挪回德克萨斯州。美国家具生产商Sauder也在将产能从一些低工资国家迁回美国。咨询公司埃森哲(Accenture)的报告显示,受访的制造业经理人有约61%表示,正在考虑将制造产能迁回美国,以便更好地匹配供应地和需求地。

    这样做更多是由于海外生产存在的问题,而不是考虑到本国生产的优势:

    • 海外用工成本上升。以世界工厂著称的中国,国内工资涨幅已超过生产率增长。波士顿咨询公司(Boston Consulting Group)最近发布的一份报告显示,2000年中国制造业时薪仅52美分,而美国为16.61美元。到2015年时这两个数值将分别达到4.41美元和26.06美元??中国仍以大优势胜出,但在中国招工已不再是一个不假思索的决定。况且,中国的工资增速应会继续加快,而波士顿咨询公司预计美国的增速要慢得多。随着海外用工的成本优势减弱,波士顿咨询公司预计一些制造业产能将回迁。

    • 运输成本持续上涨。除了工资上涨,至偏远地区以及从工厂到商店的运输成本也保持上升态势。经济和金融分析机构IHS Global Insight的数据显示,过去4年,由于油价上涨以及船只和集装箱运力削减,运输成本已经上涨了71%。

    • 全球供应链的软肋。近期最能反映这一突出问题的是今年3月份的日本大地震和海啸。除了人道主义灾难,这场巨灾打乱了全球供应链,很多公司都陷入关键零部件供应断货的尴尬境地。包括波音(Boeing)、卡特彼勒和通用汽车(General Motors)等在内的公司都担心这场巨灾会切断来自日本的零部件供应,因而采取了停工减产措施。

作者: Nin-Hai Tseng   时间: 2011年07月04日   来源: 财富中文网

地址:北京市东城区建国门内大街18号(恒基中心)办公楼2座8层 邮编:100005

电话总机:010-58280809 传真:010-58280810,010-58280820 会员服务邮箱:member@cccme.org.cn
会员服务热线: 010-58280888,010-58280836(工作日上午8:00-12:00 下午13:30-17: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