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10-06-02 00:00:00
“2010(沈阳)中日经济合作会议”1日在沈阳举行,会议透露的信息表明,中国辽宁省、吉林省、黑龙江省和内蒙古自治区(即东北三省一区)与日本的经贸合作,近年来“提速”很快,成果亮眼。
“北海道对中国进出口总额比5年前增长1.5倍,接待中国的旅游观光人员则增长了5倍多。札幌市与沈阳市建立友好城市关系以来交流与合作进一步加大。”札幌商工会议所副会长龙泽靖六在中日经济合作会议举办的市长论坛上说。
沈阳市市长陈海波说,截至2009年底,日本已在沈阳建立独资、合资、合作企业近千家,合同外资额40.34亿美元,实际利用日资18.56亿美元;进出口总额达6.58亿美元,日本成为沈阳第三大贸易伙伴。
“日本已成为大连市主要外资来源地,大连累计批准日资企业3000余家,占整个外资企业数的30%,投资额高达90亿美元。去年新批140家日资企业,投资额12.8亿美元。”大连市副市长戴玉林说。
多项合作表明,中国东北与日本的经济合作进入全方位、多领域、深层次发展阶段:去年,辽宁省政府与日本伊藤忠商事签署了《关于生态长兴岛临港工业区开发建设之战略合作框架协议》,标志着双方合作全面展开;日本精工投资1亿美元的机床丝杠项目已在沈阳开工建设,计划下半年投入生产;中国最大的机床供应商??沈阳机床集团与日本相关企业建设机床部件产业基地;日本欧力士集团在大连设立中国区总部……
由日本日中东北开发协会倡议发起,辽宁省、吉林省、黑龙江省和内蒙古自治区(东北三省一区)政府与日本日中经济协会、日中东北开发协会共同主办的中日经济合作会议,是两国区域间高级别会议。
自2000年开始,中日经济合作会议已在中国东北三省一区和日本的仙台、新?等地轮流举办。日中经济协会副会长三村明夫说,在如此广泛的合作体系下,协会组织了280人的代表团出席在沈阳举办的第10次中日经济合作会议。
东北三省一区相关负责人表示,通过三省一区与日方高层对话、高峰论坛、专业研讨等方式,探讨双方开展经贸合作的新领域、新途径、新举措,推动并促进日本企业参与辽宁沿海经济带、沈阳经济区、黑龙江哈大齐工业走廊、吉林长吉图开发开放先导区、内蒙古呼包鄂沿黄经济带等重点产业集聚区的开发建设,开创中日区域间经济合作新局面。
其中在中日高峰论坛上,东北三省一区与日本地方政府领导、经济团体和企业负责人就促进经济合作的基本方针及政策措施发表演讲并交换意见。双方一致表示,为进一步推动经济合作与发展,应以优势互补为基础,以互利共赢为目标,进一步扩大交流、深化合作、广开渠道,推动双方在高新技术产业、现代装备制造业、现代服务业,以及新型能源、节能环保等新兴产业和低碳经济等方面的合作向更高水平、更宽领域拓展。
在本次会议举办的现代建筑产业、低碳经济、装备制造业、绿色农业等4场分论坛上,中日双方地方政府领导和经济团体负责人、企业家、学者纷纷发言,分别从宏观经济、双边经贸关系、区域经济合作等方面进行回顾,并围绕宏观经济形势、后危机时代的中日双方区域经济合作的潜力等问题进行探讨,在现代建筑产业、低碳经济、装备制造业、绿色农业等领域就今后的相互合作取得共识。
本次会议5月31日开始举行,为期2天。根据本次会议主办方共同商定,第11次中日经济合作会议将于2011年适当时间在吉林省长春市召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