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进入中国机电产品进出口商会[请登录][免费注册] 我的办公室 |客服中心|English

  • 资讯

光伏电池产业东移 两岸厂商将引领全球

时间:2010-12-30 00:00:00

2011年全球太阳光电(PV)市场逐步回归正常成长轨道。资策会MIC指出,在补贴费率调降所引发抢建需求的倍数成长之后,尽管投资报酬率还维持在6%以上,部份国家的费率持续调降仍将延续抢建需求,但是在捷克市场大幅降温之下,2011年欧洲市场将微幅萎缩,而政策转趋积极的美国、日本、中国大陆等新兴需求则趁势而起,2011年将维持微幅成长4%,达16.3GW。
      
       MIC指出,在慎用经费、保护绿地的考量下,地面电厂费率加速调降,除少数拥有大面积郊区土地的国家外,未来屋顶用户将逐步重回主流地位,而设立补助规模上限将可能成为新趋势。
      
       中上游产业加速移往亚洲,两岸厂商引领全球
      
       补贴费率的调降,相对考验厂商的成本下降能力,欧、美、日等国际大厂,一方面转向系统领域发展,另一方面则将中游制造活动外包,甚至外移至亚洲。资策会MIC预估,两岸太阳光电中游电池片厂商将取得全球领导地位,2010年两岸电池片产能约达17.7GW,预估2011年两岸电池片产能将可望达到30GW,然而新旧厂商的产能竞赛也将引发电池片降价的压力。两岸太阳光电产业优势,在就近供应的需求下,自中游电池片向上延伸至硅片、硅材,将成为未来的成长区块。而进入较晚的韩商也积极布局,是值得多加留意的新兴竞争力量。资策会产业情报研究所(MIC)产业顾问高鸿翔表示,随着ICT大厂的参与为台湾模块产业注入新动能,以及中国大陆太阳光电厂商积极扩充电池片产能,强化其垂直整合态势,新的产业竞合布局正在悄然成形。
      
       硅晶技术稳居主流地位,新兴技术投资渐增
      
       中上游制造产能积极扩充,将促使系统装置成本持续下降,硅晶主流地位得以持续。然而在硅晶技术成熟,造成转换效率提升空间有限的情况下,厂商研发新兴技术的动作将转趋积极。此外,除目前发电成本相对具竞争力的风力发电之外,北非、美西正积极规划的太阳热能发展计画,也是需要密切留意的替代技术。
      
       台湾太阳能电池片厂商将面临成本、市场、客户三大挑战
      
       台湾在2010年至2011年间将新增七家电池片厂商,产能从2009年的2.5GW跃升至2010年的5.7GW,以及2011年的11.7GW,而中国大陆地区电池片产能于2010年也倍增12GW,2011年将达到18至20GW,两岸电池片产能的规模竞赛势必引发价格竞争。资策会产业情报研究所(MIC)产业顾问高鸿翔表示,2010年12月在气候因素影响下,已促使杀价竞争提前到来。未来成本竞争势将成为生存首要关键,掌握原料、制程创新、品质提升是无法避免的重要课题。
      
       在欧洲市场衰退下,美国、日本、中国大陆等新兴市场成为竞争关键。然而,设定在地供应条款且精打细算的美国市场、自给能力与进入障碍高的日本市场、行政限制繁杂的中国大陆市场,都将考验台湾厂商的布局能力。在中国大陆中小型模块厂式微、欧美模块厂商竞争力下滑,以及中国大陆厂商大幅扩充电池片产能的态势下,生存空间的重新定位,将考验台湾电池片厂商的经营智能。
      
       上游硅材、硅片与中游模块产业具成长潜力,但须面对学习竞赛
      
       随着中游电池片产业的跳跃式成长,上游硅材、硅片在就近供应的需求下,未来几年将深具成长空间。
      
       不过,在中国大陆、南韩厂商已提前进入、规模量产的情况下,除了技术上的学习竞赛,上下游的策略联盟关系建立也是一大考验。在ICT大厂切入的态势下,台湾太阳光电模块产业也将因具备企业品牌、全球运筹、资金能量之候选者的挹注,而将呈现大幅成长的态势。资策会MIC表示,台湾业者能否迅速适应不同特性的产业经营,减少尝试错误的学费,也将使厂商面临规模庞大而心态不“托大”的挑战。

地址:北京市东城区建国门内大街18号(恒基中心)办公楼2座8层 邮编:100005

电话总机:010-58280809 传真:010-58280810,010-58280820 会员服务邮箱:member@cccme.org.cn
会员服务热线: 010-58280888,010-58280836(工作日上午8:00-12:00 下午13:30-17:00)